股票正规配资开户_财盛配资_专业股票配资公司

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发布日期:2024-05-13 20:22    点击次数:102

  本期话题:环境如何靓起来?

  圆桌嘉宾:

  张修玉

  省政协委员、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所长

  李志坚

  省人大代表,湛江市赤坎区委副书记、区长

  黄淑铧

  省人大代表,汕头市金平区鮀江街道蓬洲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百千万工程”一年开局起步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强县促镇带村如火如荼,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其势已成、其兴可期。今年,要推进圩镇环境整治和品质提升,统筹镇村连线成片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

  县镇村要如何抓好人居环境建设,实现增“颜值”、提“气质”?不少代表委员结合自身领域和履职工作,纷纷提出建议和展望。

  以“小切口”推动发展面貌“大变化”

  南方日报:打造和美乡村、建设美丽圩镇,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您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张修玉:我主要带领团队从事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生态人居与生态生活的规划是重要部分,在这方面,我们对“百千万工程”的一些具体措施提出落地举措,推动各地“百千万工程”的实施。

  在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我们最明显的感受是,在“百千万工程”实施过程中,人居环境变化非常大,尤其是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和珠三角地区的差距逐步缩小。诸多具体的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得到实际的开展和落实。

  垃圾、污水等污染治理方面进展迅速,对改善人居环境起到非常好的提升作用。更重要的是,群众的意识得到显著提高。比如,我们调研时发现,原本群众是被动开展垃圾分类的,现在有不少人主动进行垃圾分类,并学习相关知识。

  另一个直接的变化是,人居环境的改善使群众的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在“百千万工程”的各方面,政府的效率提升和群众的主动参与正形成良好合力。

  李志坚:我们重点做好旧城改造和新城提质的“新”“旧”两篇文章。

  旧城改造方面,主要是抓好古商埠历史文化街区(即赤坎老街)保育活化和老旧小区改造两块工作。赤坎素有“千年古商埠”美誉,赤坎老街历史建筑众多,承载着湛江人民的历史记忆和乡愁。当前,我们正在系统实施古商埠历史文化街区保育活化工作,坚持“修旧如旧”保护好历史遗迹和传统风貌,已投入1.2亿元对83栋建筑和十大古码头进行改造修复,旅游设施和街区功能有效提升。同时,我们积极推动老建筑活化利用,以古商埠为主要载体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引进“小林漫画”阅读空间等文创业态,初步培育老街文旅品牌,打造“网红打卡地”。

  赤坎是湛江市的中心城区、老城区,全区现有在2000年之前建成的老旧小区315个,存量大,基础设施薄弱,影响了居民生活品质和城市形象。近年来,我们聚焦老城区群众“急难愁盼”,累计投入3.8亿元改造270个老旧小区,惠及居民2.8万户。我们扎实以老旧小区改造“小切口”推动城市面貌“大变化”,社区居民纷纷点赞。

  黄淑铧:家园美不美,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值”。打造和美乡村、建设美丽圩镇,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近些年,汕头市全域推进小公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四小园”建设,一村一韵,一地一景,点缀美丽乡村,打造家门口“微幸福”。

  在我所在的汕头市金平区鮀江街道蓬洲北社区,我们把辖区两个废弃池整治打造成景观池,还发展热心乡贤捐建文化休闲广场,修复破损道路,社区居民纷纷拍手称好。同时,我们对社区入村口进行亮化提升,用明亮有趣的墙绘取代老式围墙,用便民健身点取代垃圾收集点,修剪古树,划设车位,合理规划,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另外,对辖内闲置的边角地进行“四小园”改造,设立先锋党员岗,鼓励社区党员加入日常管养队伍,让绿意不断蔓延、扩展。

  下足“绣花功夫”形成强大合力

  南方日报:目前,人居环境建设优化还有哪些重点难点工作?

  张修玉:我认为,乡村人居环境优化工作中,农田污染的处理、垃圾分类转运与处理仍是两个难点。

  为了破解难题,要统筹垃圾处理与村庄风貌提升。立足乡土特征、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开展营造美丽宜居乡村、加强河湖岸边带生态修复等工作,把整治乡村黑臭点与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结合起来。

  同时,要统筹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进一步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积极搭建社区参与保护地建设的共商协调机制。建立各部门涉及自然保护区事权的责任清单,联合解决自然保护区内的采矿、交通、能源、旅游、农业、经商等突出问题,推动保护地和社区融合发展。

  李志坚:我认为,人居环境建设优化,重点还是要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用心用情做好这项民心工程。

  赤坎老旧小区改造数量多、难度大,我们首先对全区老旧小区进行深入调研摸底,认真听取群众对改造工作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确保改造贴近民意、务实可行。

  改造后,我们指导小区成立业委会,积极探索老旧小区“大物业”管理模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如中华街道成立全科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协助完成前期的现场勘查、民意收集,改造中的沟通协调、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实现老旧小区“改得美”“管得细”。

  黄淑铧:在蓬洲北社区人居环境优化改善过程中,一个现实难点在于如何充分听取和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形成广受众人认同的最优方案。有时候,会出现众口难调的局面。从“众口难调”到“达成共识”,需要我们以“绣花功夫”扎实干好各项工作。这是一个群策群力的过程,也是一个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

  我们社区原本计划一户人家分一小块地,实行各自种养。但考虑到后续管养难度大,同时担心如果有个别地块荒废将影响整体效果,最终选择在整块集体用地种上油菜花,既扮靓了美丽家园,村民也多了一份收成。平时,菜地的管养交由社区“五老”志愿者负责,解决了后顾之忧。

  基层工作就是要心细,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真正去做他们的贴心人。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要耐心聆听群众诉求,积极开导,努力营造“人人动手、全民参与”的氛围,树立“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环境意识,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发展。

  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齐头并进

  南方日报:生态宜居和产业兴旺要如何实现齐头并进?

  李志坚:湛江市赤坎区拥有金沙湾等城市名片。去年,湛江实施了总长度2.4公里、总面积27公顷的金沙湾景观品质提升工程,完善提升了旅游配套设施,建成了集滨海休闲道、运动跑道、城市慢行道“三道合一”的运动步道,新建了青少年运动场地,既扮靓“颜值”,又提升品质。

  去年,金沙湾红树林科普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对该海域红树林进行整体保护,构筑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集科普、教育、观赏于一体的海滨湿地乐园。此外,我们大力推进湛江文化中心、华侨城欢乐海湾、调顺国际旅游美食岛等建设,把金沙湾片区优质资源串珠成链,提升沿线景观品质,为城市居民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张修玉:今年我带来的一个提案关注科学推进粤北生态发展区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解决针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存在“度量难、交易难、抵押难、变现难”等几个难题,营造美丽宜居乡村。

  具体而言,建议建立粤北生态发展区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权益交易体系、价值支撑体系、开发经营体系。在摸清重要自然资源“家底”的基础上,探索将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基础数据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健全有利于自然保护区、主要水源涵养区、生态脆弱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并打通“资源—资产—资本—资金”的转化渠道,围绕各地优势特色产业,提高生态产品价值。

  南方日报记者马立敏龚春辉

  邵一弘张俊